close

  
  在白沙鎮大花村,劉新明向記者展示,經過環保治污工程排出的抗癌食物豬糞水無異味、可洗手。曾詩怡 攝
  紅網長沙縣站8月22日訊(星沙時報記者 李文婧) 白沙鎮第一個進行雨污分離和乾濕分離、第一個建沼氣池、第一個建“四池凈化系統”、第一個以綠狐尾藻生態濕地處理養殖廢水的人都是他——大花村養殖大戶劉新明。當地盛傳,“他家的豬舍排出有巢氏房屋的水可以洗手,沒有異味。”近日,記者來到劉新明家的養豬場一探究竟。
  一路上,首先見到的是大片“綠色草原”。“這個像水草的植物是綠狐尾藻,它可是住商情趣用品有效降減養殖廢水污染物質的水中精靈呢!”劉新明誇道。來到豬舍,裡面排污設施完善,記者站在牆外時聞不到臭味。“這幾年,我扎扎實實做環保,效果很明顯吧!”對此,劉新明有些自豪。2008年,劉新明從一個建築老闆轉行開始養豬。當時,還屬於“門外漢”的劉新明並沒有環保意識,直到排污影響到村民,“當時農戶反映污染的電話響個不停。”大花村黨支部書記陳思益回憶道。這時,劉新明才意識到治污的重要。“一個村的,總不能自己賺錢害了他們。”
  2011年,劉新明開始建“四池”、建沼氣池。“改變不大,排出去的水仍不達標,臭氣也依然存在。”去年11月,經鎮上推介,劉新明選擇了好房網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專家在白沙鎮構建的“以綠狐尾藻生態濕地為技術關鍵的養殖廢水治理模式”。村民都不相信,一點植物怎麼可能讓豬糞水變乾凈,但抱著徹底治污的信念,劉新明投入18萬元建起了這個污水處理工程。對此,妻子還頗有微詞,“賺點錢都投到環保里了!”
  在今年3月份的採樣測定中,令人驚訝的事情發生了,豬場的養殖廢水中COD、氨氮和磷等主要污染物濃度,遠低於國家頒佈的養殖企業強制排放標準。“來自南美的綠狐尾藻,能高效去除水中有機物、氨氮等,且沒有生物入侵性。現在豬舍排的水絕對可以洗手。”長沙縣第七批科技特派員肖潤林向記者介紹個中原因。在綠狐尾藻生態濕地,記者見到經最後一級濕地的處理,污水已變清,舀起水聞一下,已聞不到一mSATA點臭味。
  “豬舍無病豬,欄舍外沒臭氣,排出的水達標。我會把環保養殖長期堅持下去。”劉新明堅定地說道。  (原標題:長沙縣養殖大戶做環保以綠狐尾藻生態濕地處理養殖廢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m94xmee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